隨著人們對城市環境的越來越重視,對垃圾的處理也越來越關注。2020年5月1日,《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成為繼上海后第二個落地整治的城市,而其它重點城市最遲在2020年底開始強制實施。
據調查發現,垃圾分類中的其中一類,濕垃圾(廚余垃圾)占生活垃圾的總比重約為60%。這些廚余垃圾中的許多微生物往往是蚊蠅、蟑螂的“美味佳肴”。蚊子通過叮咬皮膚,向人體注入唾液,再將病菌傳播給人。
此外,廚余垃圾對環境的危害也很大。廚余垃圾傳統的處理方式主要有兩種:焚燒和填埋。廚余垃圾采取焚化處理,會產生大量有害氣體,污染大氣;而填埋方式容易造成土壤和地下水污染。
因此,改善城市環境和居家生活,達到生活垃圾的減量和資源化利用,對廚余垃圾的處理,是對我國打贏垃圾分類處理持久戰的基礎和關鍵,而垃圾處理器便是廚余垃圾的有效解決方案。
行業分析
1927年第一臺食物垃圾處理器誕生于美國。1995年,第一臺垃圾處理器進入中國上海市場。2010年,垃圾處理器被列入《當前國家鼓勵發展的環保產業設備(產品)目錄》。在當下,廚余垃圾處理器的在我國的普及率極低,不足1%,而在歐美等國家廚余垃圾處理器普及率達80%,日韓國家廚余垃圾處理器更是廚房標配。
由于廚余垃圾處理器屬于小眾市場,在整個行業的關注度都不高。根據近三年的“垃圾處理器”百度指數來看,垃圾處理器在國內的熱度一直不溫不火,直到2019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垃圾處理器熱度激增,同時也帶動廚余垃圾處理器市場需求迅速上升。
?
用戶畫像方面,目前主要的用戶群體是25-45歲的白領階層。在垃圾處理器市場發展的初級階段,用戶大多為對智能家居有興趣的青年和中年男性。他們有嘗鮮的欲望,有智能化思維,追求高品質生活。
品牌方面,根據zdc數據顯示,貝克巴斯、愛適易品牌占據垃圾處理器市場的半壁江山。
產品分析
現今,垃圾處理器按處理垃圾的技術不同可劃分為:
粉碎型:將食物垃圾經過研磨,粉碎后與水混合成液態狀直接沖入下水道。這個是目前應用極廣的類型。
甩干型:將食物垃圾水分與固態物質分離后從水盆下水排走水分,留下固態物質壓縮成塊狀方便保存及處理。
對于產品方面,用戶的最核心需求就是垃圾處理器的研磨效果佳、噪聲小,而當下最大的痛點就是行業中沒有明確的研磨等級規范,對于“級”的概念,垃圾處理器商家自行解釋,極大地影響了消費指導消費。另一方面,一些商家在產品宣傳中,虛報噪音標準,誤導消費者。
未來發展前瞻
在未來,全國46個重點城市會陸續落地實施垃圾分類,基于這一點,垃圾分類會影響著大眾的行為轉變,待到垃圾分類全面且嚴格地實行時,人們亟需用垃圾處理器解決分類難題,進而會帶動廚余垃圾處理器市場增速發展。
另外,隨著家電消費趨勢不斷潛移默化,從簡單的功能訴求變得更加多元化,這時傳統家電已經不再具備明顯的競爭力。購買垃圾處理器正是為家庭空間內的綠色生活買單,這樣的消費觀念會將是填補垃圾處理器市場的源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