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wto,為中國打開了通向世界的門,簽署rcep,又為中國打開了一扇窗……
11月15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正式簽署,它涵蓋了東盟10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新加坡、文萊、柬埔寨、老撾、緬甸、越南)、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和新西蘭15方(印度暫不加入),未來將有更多的產品被納入零關稅范圍!
中國是全球生產熱泵最多的國家,也是全球銷售熱泵最多的國家。據中國節能協會熱泵專委會調研數據:全球的熱泵中國的產量占比超過65%,遠遠領先于第二名的日本和第三名的歐洲。而在出口領域,去年的出口量超過30萬臺,穩居世界第一!
今年在多重因素的助推下,預計增長達30%左右,將再一次夯實中國熱泵出口世界第一的寶座!
歐美地區:出口逆勢增長,最高漲149.3%
受疫情影響,2020年國內空氣源熱泵市場銷量出現下滑,但出口卻逆勢增長,成為一大亮點。
據相關數據顯示,2020年1~8月除1、2月,出口均實現了大幅度增長,7月和8月漲幅超100%,最高為7月份的149.3%。
對于rcep的正式簽署,相關行業人士表示:熱泵的進口國通常需要支付進口關稅,一般在20%左右。一旦實現了零關稅,客戶的進口成本會大大降低,將會積極促進熱泵的進口。
有關專家認為:2020年出口預計增長30%左右,且2021年并不會因為今年的高出貨而受到影響。因為空氣源熱泵出口基數很低,且出口目前更多集中在熱水領域,制冷、采暖、烘干的占比相對較低,因此空氣源熱泵出口的發展潛力仍然很大。
東南亞、澳州:rcep簽署后局面更加利好
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國與東盟貿易額達4,818.1億美元,同比增長5%,東盟歷史性地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中國對東盟投資同比增長76.6%。而東南亞地區的空氣源熱泵市場,以2018為分界線,也呈現越來越好之勢。
熱水產品出口量持續增長
目前在東南亞各國,越來越多的酒店、工廠等采用空氣源熱泵來滿足熱水需求,這個跟環保、能源戰略都有很大關系,他們需要達成經濟發展和減少能源消耗的雙重目標,這可能促使政府主動引進節能的熱泵產品。而rcep中的澳大利亞,擁有世界上最嚴格的環境法規,空氣源熱泵正在成為電加熱器的替代品,出口澳洲的量也在逐年增加。
烘干系統整體出口量異軍突起
不光是熱水,2018年后,烘干熱泵及整套烘房的出口也逐漸多了起來。不同國家稅點不同,出口一套熱泵烘干系統,關稅一般在10%左右,如果實現零關稅,那么可以為客戶節省一些初投資費用,對買賣雙方都是有利的。熱泵烘干在海外的市場較大,目前東南亞、非洲等地的市場門檻不像歐美那么高,因此,近兩年中國的烘干熱泵出口量增速較大。比如在食品領域,除了環保,還要關注衛生和健康問題,燃煤鍋爐烘干會給物料帶來二次污染,因此清潔、環保、節能的熱泵烘干頗受歡迎。
良性雙循環:助力中國夯實熱泵第一大國地位
空氣源熱泵技術起源于歐洲,但自從進入中國市場以來,空氣源熱泵已經被廣泛應用于熱水、采暖、制冷、烘干、保鮮、工業高溫領域等更多領域,并且不斷拓展,應用的多樣性世界第一。
同國外市場相比,國內熱泵市場無論是技術水平、產品類型、制造成本、市場容量、應用領域等均處于領先地位,中國的熱泵行業也一直處于貿易順差狀態,出口業務量逐年增長。
具體到今年,空氣源熱泵出口業務增長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點:
疫情因素
受疫情影響,原本習慣在外聚會的外國人今年紛紛被迫宅在家里,也因此更加關注住宅的各項設施,包括花園、泳池、空調、熱水器等,直接引發熱泵熱水機組、冷暖機組和泳池機組的需求上升。其次,由于國內疫情控制良好,復工時間較早,而國外仍然因為疫情處于停工狀態,因此國內產品填補國外生產空白也是必然的。
政策因素
歐洲部分國家如德國、塞爾維亞、波蘭、丹麥、芬蘭、挪威和瑞典,現在也在實行類似于國內“煤改電”的節能補貼。區別在于國外是按不同節能標準進行補貼,比如一級能效產品補貼50%,二級能效產品補貼30%等,用以鼓勵居民購買節能設備。而且,為加速經濟發展,歐洲一些國家還出臺了一系列經濟刺激政策,包括升級改造傳統系統、鼓勵居民消費等。
環保因素
三年前,由于能源開采過度,荷蘭土地開始下沉,隨后荷蘭明顯加大了對清潔能源的使用力度。客觀而言,國外環保事業發展更為成熟,歐洲更是一直在持續推廣節能環保理念,空氣源熱泵作為節能環保的綠色新能源,更容易為國外消費者所接受。
三重因素作用下,空氣源熱泵的海外市場被很多企業看好。隨著空氣源熱泵應用場景的增加,再加上現有政策方向能夠保持,出口業務的增長就不會有意外。
可以預見的是,當rcep協議生效后,將會對空氣源熱泵產品的出口起到很好的推動作用,將有更多的空氣源熱泵產品出口到協定內的國家,也可以給其他國家和地區提供良好的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