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內疫情得到控制,9月,全國包括武漢在內迎來全面開學季。重返校園除了注意個人衛生外,保持校園的空氣健康也是重中之重。
由于大氣污染越來越嚴重,教室內人員多、空間有限,常會通風不暢,積攢大量二氧化碳,再加上粉筆灰、身體分泌物攜帶病菌、教室用具散發的甲醛、tvoc、霧霾等污染源,對師生的身心健康造成威脅。
對于如何衡量學校教室空氣是否潔凈安全健康,一些國家標準給出了參考,如gb 50099-2011《中小學校設計規范》、gb/t 17226-2017《中小學校教室換氣衛生要求》、gb/t 18883-2002《室內空氣質量標準》等。中國質量檢驗協會團體標準t/caqi 27-2017《中小學教室空氣質量規范》是專門針對中小學校制定的規范標準,對中小學教室空氣質量的傳統理念和方法有所突破和創新。
不少人表示,流行病防疫與室內空氣凈化高度相關。目前我國室內空氣質量在持續改善,但尚不能樂觀。有組織的通風和正確的凈化措施是改善室內空氣的有效途徑。并且,對空氣質量的評價與管理也應依據有效的標準來操作和實施。持續改善中小學校室內空氣質量十分必要,需要校方、廠商、師生、社會的共同努力。
校園新風系統的應用

2020年2月25日,國務院對各省、區、市下發《關于依法科學精準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同時公布了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辦公室制定的15項各個不同場所機構新冠肺炎防控技術方案。

其中,《中小學校新冠肺炎防控技術方案》第10條原文如下:

“各類生活、學習、工作場所(如教室、宿舍、圖書館、學生實驗室、體育活動場所、餐廳、教師辦公室、洗手間等)加強通風換氣?!?/p>
“加強通風換氣”指的是,應比以往通風換氣次數多、量更大,有通風設備的要常開,沒有通風設備的有可能要安裝通風設備。
校園安裝新風系統的好處
防控病菌傳播:保持室內通風,很大程度上防止病毒傳播的可能,也就是切斷病毒通過氣溶膠傳播這種方式傳播的可能。
預防各種疾病:學生身體的調節功能不夠完善,若室內氣溫驟然變化或者空氣不夠流通,容易使學生精神不振、疲倦頭痛、注意力不集中,還容易引起季節流行性疾病、呼吸道疾病等等。
降低co2濃度:幼兒園、中小學校是高密度人群區域,如果通風不暢,特別是在采暖(制冷)季節時門窗緊閉,會出現co2濃度嚴重超標現象,通風換氣是唯一可以降低室內co2濃度的方法。如使用空調,應保證空調供風安全,新風輸入充足,所有排風直接排到室外
現在很多教室內基本配置的都是分體空調,配置中央空調的很少。分體空調室內機在制冷、制熱過程中,是一個內循環工作流程,即將從室內取100%的風后,經過表冷器對空氣進行加熱或制冷后,再100%的排到室內,這樣不可能有任何新風輸入。
如果要科學精準落實《關于依法科學精準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的技術要求,保證充足的新風輸入,就必須加裝帶有通風、凈化、殺菌功能的新風機。
“保證空調系統供風安全”,如果采用的是中央空調系統,按國標要求規定必須要有15-30%的新風補充量,加上室內回風的70-85%,組成100%的風吹入室內。現在為了避免交叉感染,疫情期間,國家早就要求100%關閉回風系統,如此,學校領域內的中央空調系統也應加裝或增大原新風補充量。
“保證充足的新風輸入”:【保證】是必須、嚴格要求的意思,【充足】指達到國家相關規定最低風量的要求,當然風量越大越好?!吨行W校教室換氣衛生標準》gb/t17226-2017 第5條必要換氣量小學生不宜低于20m3/(h·人),初中生不宜低于25m3/(h·人),高中生不宜低于32m3/(h·人)。
“所有排風直接排到室外”從室外引進新風的同時,要求將室內混濁空氣有組織地全部排到室外;可以直接選用雙向流新風系統,也可以選用單向流新風系統,在選用單向流新風系統之時,應考慮有組織排風,避免排出的混濁空氣污染其他空間,發生交叉感染。
疫情在中小學這種公眾場所,更應該做到可防可控,學生們的學業不能耽誤,生命健康更不能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