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賓館空調設計中,風機盤管加獨立新風系統是最常用的方式之一,其中新風系統設計得好壞不僅關系到能耗的大小和室內空氣品質的好環,還會直接影響空調設備的維護費用和賓館的經濟效益,所以設計時應該給予足夠的重視。
1、新風系統設計面臨的問題
近幾年,隨著對節能和室內空氣品質研究的深入,按照以往的設計方法設計出來的新風系統開始暴露出一些新的問題,其中較為突出的有以下兩個方面:
1.1 能源浪費較為嚴重
目前,賓館行業的競爭十分激烈,客房的住宿率不高,一層樓的房間僅有少數幾個客人住宿的情況時有發生,經常需要為這少數客人運行空調系統。由于新風管道的設計和新風機組的選型均是按各房間的額定客人數計算的,所以當那些無人住宿的房間不開空調時,新風量就會過大。這樣不但使寶貴的能源白白浪費,而且蒙受經濟損失。
1.2 室內空氣品質差
從前的新風送風量的計算僅僅考慮了空氣中的co2含量,但是從目前關于室內空氣品質的研究看,光考慮co2含量是遠遠不夠 的。新風由采風口進入,經新風機組處理后,通過風管再送入室內在這些過程中可能受到許多污染。有的學者提出“入室新風品質”這個概念[1],它與入室新風年齡(即從新風口至送風口的輸送時間)有關。新風入室時間越短,途經污染越少,新風品質越好。
2、合理設計新風系統
新風系統的設計,首先從新風系統布置方案的確定開始。新風系統布置方案常用的有下列5種主要形式:分層取風分層處理方式、豎井取風分層處理方式、集中處理分層送風方式、集中處理分層加壓方式和集中送風分層處理方式。目前,占主流的新風系統布置是分層取風分層處理方式和集中處理分層送風方式。
合理選擇新風系統布置后,為了滿足節能與空氣品質的要求,還需要對新風系統各個環節加以改進。
某賓館4~13層為客房部分,14層為技術層,每層有房間20間,01~04房定員為3人,05房定員為10人,06~12房定員為2人。對于旅館客房在允許少量吸煙的情況下,每人的新風量不少于30立方米/h,則每層的新風總量lw=1080立方米/h。由于該建筑不設條式中間走廊,且單層的新風總量lw比較小,所以不宜采取分層取風分層處理方式。
為了便于管理和節能,筆者認為采用轉輪式全熱換熱器的集中處理分層加壓方式較為合適,同時在每一層設置兩臺送風量分別為700立方米/h和450立方米/h的風機向南北兩側的房間獨立地送新風,對新風機組采用了送風溫度控制。在新風系統的采風口和排風口設置“隨風轉向風帽”,該風帽通過風向標能靈活地將風口始終迎(背)向風吹來的方向,從而有效地利用風壓的正(負)壓,達到節能的目的。為了減小新風豎井和回風豎井的阻力和施工量,我們采用了玻璃風管做豎井。
為了改善空氣品質,筆者采用4項措施:
① 在新風機組中增設一個殺菌器,該殺菌器主要由紫外線燈管組成。這樣做不但可以達到令人滿意的效果,而且其成本和運行費用極低。由于該殺菌器的紫外線不會照到人體,故對人體無害。
② 消聲器后的部位設了負氧離子發生器。根據人體衛生要求,在每一立方米的空間,負氧離子含量應不少于400個,否則人就感覺不適,同時負氧離子對消除污染物有明顯的效果,所以采用負氧離子發生器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③ 新風直接送入室內。有相當多的工程新風只送到頂棚內或風機盤管的回風口,讓新風和回風在頂棚內混合后送入室內。其缺點是:a.由于一些隔斷不到頂或施工不規范,整個樓層頂棚內相通,造成新風有可逃逸的可能。 b. 在過渡季節,風機盤管有可能不運轉,新風依靠正壓進入室內得不到保證。c. 即使通過頂棚上的回風口進入室內,也常因回風口的位置靠近門口,易直接流向房間外的走道,不能使整個房間充分換氣。
④ 新風采用三級過濾處理。這樣做不僅能改善室內空氣品質,還能延長系統中部件壽命,降低用在過濾器上維護的費用和運行能耗[6]。傳統的新風機組中的過濾器只用粗效過濾器,往往造成換熱器肋片間積灰、空調室內積灰,系統啟動后室內細菌濃度和異味的增加。
該系統的造價比常規的不設轉輪式全熱換熱器、殺菌器和負氧離子發生器的集中處理分層加壓系統的造價貴10%,但是這部分多出的初投資可由節約的電費回收,而且該系統投入使用后,用戶反映良好。
*文章來源:暖通設計杜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