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推進,越來越多的城市發展逐漸由增量向存量轉換,城市更新賽道潛力巨大,據多方數據顯示,預計將達萬億市場規模。近年來,城市更新領域也為中央空調市場的增長增添助力。
透過現象看本質,城市更新是一片廣闊且不斷發展的市場。隨著國家城市更新政策的完善,以及由此而釋放出的政策紅利,讓暖通企業在城市更新領域為構建城市新發展格局等做出貢獻。
城市更新今后的一段時期內,必將迎來更多政策紅利,暖通企業的城市更新業務也將駛入高速發展的“快車道”。
202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發布,提出要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推動城市空間結構優化和品質提升。并提出,"十四五"時期,全國將完成21.9萬個城鎮老舊小區改造,2021年全國老舊小區改造規模5.3萬個。
作為“十四五”規劃的重要任務,城市更新已然成為各地政府的“新寵兒”,紛紛出臺相關文件助力城市更新。隨著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也就城市更新的相關問題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這意味著城市更新業務的發展將越來越規范。由此可見,十四五時期,在中央支持,地方發力的大背景下,暖通企業必然在城市更新市場上大有可為。
如何開展城市更新項目,對現有區域進行更新、改造和提升,已經成為政府、房地產開發商、金融機構、投資人等相關各方關注的熱點。當前,城市更新項目主要有政府部門、城投公司或本級國有企業、社會資本三種參與主體。其中,第三種參與方式為房地產企業預留了充足的發展空間。
如果按照規劃綱要提出的21.9萬個老舊小區改造體量,因此而拉動的投資體量將更加巨大。2021年,上海、無錫、天津等地已率先成立了超百億規模的城市更新基金。其中上海的規模約800億元人民幣,是全國已落地規模最大的城市更新基金。
中國600多個城市,無形中已經撐起了一個規模超萬億的大市場。隨著城市更新進入4.0時代,城市的不斷升級與城市化率的提升,城市更新每年的市場規模將達5萬億。因此,暖通企業找準細分賽道、提升服務質量勢必能在這個市場上大展拳腳。
城市更新進入4.0時代,暖通企業該作何準備?
此網站新聞內容及使用圖片均來自網絡,僅供讀者參考,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或冒犯,請聯系刪除,聯系電話:021 3323 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