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的夏天非常熱,以前在家,相信很多人是舍不得開空調的。但是這幾年,特別是這段時間,如果不開空調,那真的很難。以南京為例,七月份的平均高溫34℃,最高氣溫40℃。如此炎熱的夏季,空調成為了生活、工作、學習的必需品。
但是,炎炎夏季,有時候我們會覺得空調制冷效果不太行,更有甚者,空調直接宕機了。難道是空調出什么問題了嗎?近日,朋友圈流傳著這兩張截圖,疑似官方的兩家空調廠商都對這種情況作了解釋。簡單來說,就是外面溫度太高了,空調外機工作在這么高的環境下,超出了它本來的工作范圍。那么這樣的解釋是否有科學依據呢?另外,夏季空調制冷效果是否真的變差,甚至會過熱保護自動停機?夏季空調溫度究竟如何設置才更適合空調?
空調工作原理
為了弄清楚這些問題,首先得了解空調的制冷凝原理。空調是冷熱兩用的,制冷制熱的原理一樣,依靠內部流動的工質來傳遞熱量。冬天的時候,通過吸熱把外界溫度帶到室內;夏天的風時候,通過散熱把室內溫度帶出去。所以其本質就是工質與室內外氣體溫度的熱交換,制冷制熱控制的就是工質的流動方向。

由此可見,空調的制冷,是內部管道內流動工質的一個個循環過程。這樣一個制冷循環,理想狀態下的熱效率有一個最值,也就是卡諾循環的熱效率。當環境溫度t0和室內溫度t2相差越大時,熱效率就會越小,如圖4所示。也就是說,想要獲得更低的室內溫度,空調就得更加努力的工作,也需要更多的能量。

空調的過熱保護
根據相關的標準,空調在夏季工作的時候,環境溫度在18℃-43℃。所以,43℃確實空調設計環境溫度的極限值,網傳的截圖也確實有一定的道理。不過實際上,設計值都有一個裕度,即便超過43℃,空調也不會直接宕機。
那么到底什么時候會宕機呢?其實嚴格來說,這不叫宕機,而是空調的過熱保護。一般的空調外機,都有溫度傳感器檢測壓縮機的溫度,如果溫度過高,就會自動斷電保護。這個過熱保護溫度究竟是多少攝氏度?這個應該跟各個廠家的設定有關,應該不盡相同。
環境溫度對制冷效果的影響
所謂的制冷效果,是指空調工作后能達到設定的溫度。從上面的工作原理知道,外接的環境溫度與設定的室內溫度相差越大,熱效率越低。在相同的設定溫度25℃下,外接溫度35℃的熱效率肯定比40℃的要高,也就是更加的節省電能。所以,很顯然,只要這臺空調還能正常工作,它就應該可以達到設定的25℃,也就是制冷效果并不會差,雖然這意味著空調需要始終高負荷工作。
那么如果空調超負荷工作,是否就意味著無論壓縮機如何努力工作,都無法實現設定的室內低溫呢?理論上,確實存在這種情況。外界環境溫度過高,已經非常接近它的過熱保護溫度了,這種情況下,壓縮機瘋狂工作,但是設定的溫度太低,無論如何努力,也是在達不到,于是就出現了所謂的制冷效果變差了,這種情況,也不能怪空調,而是設定溫度太低導致的。
夏季空調室內溫度的設置
為了能讓空調始終工作在最佳的工作狀態,也就是能夠讓空調的主要功耗部件壓縮機能夠有適當的休息機會,就需要室內溫度不能設置太低。不過,室內溫度如果不能太低,就會影響空調的使用體驗了。所以,網上流傳了兩種空調設定方法,已獲得更加低的室內溫度。一個是:空調開機時,溫度設置先高后低,即先設較高溫度運作一段時間后,在慢慢向下調低溫度。另一個則相反:空調開機后可以先調低,快讀降溫后,再調高。到底哪種方法靠譜?
空調剛開機時,是滿負荷工作的,當達到設定溫度后,進入節能狀態。溫度上升后,再次滿負荷工作,這是變頻空調的特性。所以,空調正常工作情況下,設定的室內溫度,無論先高后低,還是先低后高,都不影響制冷的效果和熱效率。
非正常情況下,比如環境溫度已經非常接近空調的過熱保護溫度了,此時溫度剛開始設定的過低,空調壓縮機滿負荷工作,除了帶出來室內的熱量外,壓縮機工作本身也會產生大量的熱量,這些熱量如果超過了過熱保護的溫度,就觸發空調的過熱保護,自動關機了。相反,如果是先高后低,壓縮機帶來的熱量并不強大,就不會觸發過熱保護。但是,如果后期調低溫度,壓縮機仍然始終滿負荷工作,同樣還會觸發過熱保護。所以,其實關鍵還是在于設定溫度不能太低。
總結
綜上所述,43℃確實是普通空調設計時臨界溫度,不過一般都有裕值,可以超過這個溫度。炎熱夏季,想要空調始終安全正常工作,關鍵是室內溫度不要設置太低。否則,會引起外籍壓縮機長時間滿負荷工作,產生大量的熱量。如果這些熱量過多,外機溫度上升過高,會影響空調的使用壽命。因此,空調都有過熱保護裝置,超過設定的溫度,就會自動關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