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答記者問,稱根據相關法律規定,決定暫停天然砂對臺灣地區出口,相關措施自2022年8月3日起實施。
眾所周知臺灣頭部半導體企業有臺積電、聯發科、日月光、大聯大等,在世界范圍內具有頂級的制造能力。天然砂作為芯片制造的原料之一,臺灣從中國大陸進口的天然砂占90%以上,這讓不少業內人士擔心,出口臺灣的天然砂被禁了,會不會影響到臺灣的芯片制造產業,從而影響暖通行業的芯片供應?
其實,半導體ic用硅片主要采用石英砂,對純度有較高要求,而目前芯片制造晶圓用的高純石英砂主要產自美國。國內出口臺灣的天然砂,在純度上并不能達到半導體制造的純度標準。盡管目前尚不清楚,臺灣進口中國的天然砂會有多少提煉純度用于芯片制造,但考慮到美國可以生產高純石英砂來供應臺積電的芯片制造。所以,國內禁止的向臺灣出口天然砂產品,主要會對臺灣的房地產、碼頭、基礎建設等行業產生影響。
另一方面,雖然近日臺積電董事長叫囂,可能會斷供芯片,但是根據中國芯片進出口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芯片進口額減少1.3%,芯片進口量則減少了283億顆;同期國產芯片出口金額卻增長了24%,芯片出口金額達到3100億元,出口額已達到進口額的三分之一,顯示出中國在大舉進口芯片的同時,也在大量出口芯片。也就是說,國內芯片正在快速替代進口芯片。
再者,暖通行業對于芯片需求大多是定價幾毛到幾十的igbt驅動芯片、mcu控制芯片、dsp芯片等56nm及以上成熟制程的芯片,國內也有相應的替代方案,并不會被臺積電所卡脖子。隨著近兩年的斷供風波此起彼伏,國產芯片產業快速打開市場,讓不少暖通品牌開始逐步推進國產芯片替代。
同時,隨著物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不少暖通行業頭部品牌,開始布局芯片制造產業,通過搭建自有的芯片制造平臺,實現產品芯片的供給,以防被相關企業卡脖子。所以,最近臺灣臺積電發生的種種事件,很大程度上,并不會影響國內暖通行業芯片的正常供應。